自己动手 春联上墙

一笑/文
贴春联的时候,又想起了我们家族中那个有名的二舅。
二舅天资聪颖,书读得极好,还写得一手好字。好到什么程度呢?一到过年,乡亲们来索要春联,排起了长队……那个神话般的二舅,和他写春联的画面因为被无数次转述,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文化高低、字的好坏,成为能否写春联的标准。因为自感能力不如二舅,所以多年来,我们从没有动过自己写春联的念头,直到大学期间,有一次过年去一同学家玩,这观念才被改变。
同学家在农村,一到他家,就被门框柱头上红彤彤的对联洗了眼。坦白说,那些毛笔字完全谈不上功力,但写得大胆霸气,每个字在红纸上伸手伸脚地兴奋着,像在高歌欢舞。春联的内容,也并非“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这一类传统套路,明显是自拟的,针对不同房间都有独特的内容,水平不高,仅能说得上对仗工整,但很有新意,鲜活生动,我一联一联读过去,惊呀又佩服。同学说,这都是他家三兄弟自拟的,尽管哥哥弟弟只有初中文化,但都积极参与创作,大家写出来互相修改,最后各自执笔,上墙,虽然春联写得一般,但好耍嘛,贴出来,乡邻们来做客,都会成为一个参观项目,给出各种点评,更成了集体娱乐。
我被这大胆的创意震撼了——相比之下,街上买副春联往墙上一贴了事是多么无趣!我家三姐妹,水平比他们还高呢。他们行,我们更行!第二年的春联,我们自己来!从此,写春联就作为一个过年保留项目,在我家传下来了。
对于从小练字的我们来说,写两副春联原本也不是难事,但一年年过去,老是规规矩矩写也就少了新鲜感。老大最先改革,那年写了副篆书,大家一看,认不到啊!纷纷谴责。老大得意地说:就是要写大家都认不得的,显得有文化,哈哈哈!结果那一年,大家都纷纷去查字典认篆书,的确提高了文化水平。老三更厉害,写的是狂草,字迹潇洒狂放,行云流水,问题还是一个:认不得!老三坚持拿这春联送人,被送者都诚惶诚恐:“妹儿厉害,写的啥?”老三傲然:“这都认不到?你们啊!流年似水春常在,岁月无声梦正圆!”又或“细雨无声润物,和风有意迎春。要多学习啊,这么简单的字!”天,大家佩服得不要不要的,接受教训后,转身就神气活现地去考其他人。那些“没文化”认不出的,自然又遭到厉害的嘲笑。嗯,现在我们都以能认全老三写的春联为荣。至于老三,她是不需要迁就大家的低品位的,人家是家族著名女书法家嘛!
至于我,以前只能写点正楷,规规矩矩贴到门上被老三批评,说正楷不算书法作品。虽然勉力强辩,但心里还是发虚,觉得正楷的春联真的不如其他字体看着豪迈,所以今年悄悄咪咪练起了篆书,比赛写春联的时候,好歹也拿出来显摆一下自己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