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看过各种抗日剧,剧中总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日本人在炮楼里架上大炮,向我军将士进行残酷的轰炸,我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拼命前进最终取得胜利。
剧中的炮楼也叫碉堡,通常是指一种四周有枪眼,可以瞭望并射击的高碉堡。一般呈现为圆形,坚不可摧,极难攻克,是一种可攻可守的绝佳军事工事。
不过,这样的炮楼,在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在和平年代,除了历史文物价值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的用处,所以大部分的炮楼或被拆除或被废弃,很少有能再次发挥自己其他价值的机会了。
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山东青岛的一户人家,竟然在一座炮楼里居住了五十年之久。消息一经报道,全国震惊,大家都想知道这其中的因果缘由。而这一切,还要从几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说起。
日本炮楼前世今生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年,日军大举进犯我国华东华南地区,青岛也随之沦陷。侵略军队为了防御我国军民的英勇抵抗,在青岛各地建造了一座座的碉堡炮楼,给我国军民的抗日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我们文中要说的这座炮楼就是千百座炮楼的其中一座,它在战时没有被炸毁,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依然屹立不倒。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这座炮楼并没有被拆除,而是一直存留了下来。
生活窘迫搬进炮楼
行文至此,我们的主人公一家便应该出场了,这家男主人姓孙,叫孙从孝,孙从孝的父亲是个电工,那个年代,房子都是国家单位分配的,工厂原本分配给他家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那时孙从孝父母及其祖父母一家住在这间小房子里,虽然略微拥挤,但是生活却也大概过得去。
然而,随着家里弟弟妹妹的降临,孙从孝家的这座房子显得太过于拥挤了。孙从孝的单位考虑到了他家里的问题,想到了那座废弃的炮楼,经过综合考虑,便把它分配给了孙家。
炮楼是为了打仗准备的,并不太适宜居住,里面也并没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系列设施,整个建筑只有一个天窗可以使用,喝水要从外面打回炮楼里面喝,连最基本的厕所也没有,要搬进去住还是得下一番决心的。
孙从孝一开始也还是犹豫了一下,不过由于家里人实在太多了,事态紧急,孙家最终还是搬了进去。五代人在炮楼里的生活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万事开头难,乔迁新居,炮楼里面供水供暖各类问题都需要解决。不过所谓车到山前自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好在孙从孝一家过惯了苦日子,各类苦难也都还能克服,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各个地区的居民住宅都通上了暖气。但是政府给孙从孝家通暖的过程中施工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墙体太厚了,达到了72厘米,管道实在是难以打通,经过施工人员长时间的设计,决定从弹孔处打通管道。
但尽管如此,却也是困难重重,整个工程从施工到完工整整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直到2012年,孙家的供暖问题才最终得到了解决。
后来,孙从孝成了家,有了妻子儿女,一家人依然住在这栋炮楼里,每个家庭成员都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而努力着,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和睦。渐渐地,大家也对这座老旧但是温馨的炮楼生出了感情。
九十年代,单位为孙从孝另分了一栋20多平米的房子,不过孙家人已经完全习惯了住在炮楼里了,那间新房子被空了下来,一家人依然没从炮楼里面搬走。
坚守炮楼开发利用
随着时光的流逝,孙从孝的子女都长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逐渐都从炮楼里搬出去了。昔日大家其乐融融的场景也逐渐远去了。孙从孝却依然坚守在炮楼里不愿搬出去,他对这座几乎贯穿了他一辈子的炮楼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
2015年,由于城市规划,孙从孝的“炮楼”要被拆迁了,单位为孙从孝补偿了一大笔拆迁费,孙从孝完全可以拿着这笔钱再买一套更好的新房子。不过孙从孝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他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成家、也在这里老去,这座炮楼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如今,年近古稀的孙从孝说,他和妻子会一直住在炮楼里,直到拆迁的最后一刻,说着,孙从孝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是啊,这座炮楼虽然简陋,但是毕竟曾经生活过孙从孝一大家子人,最多的时候五世同堂。
半个多世纪以来,它见证了孙家的起起落落,见证了孙家一家人的喜怒哀乐,现在,它已经成了孙家的一位老朋友,与老朋友说再见总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许,孙从孝最终依然要从炮楼里面搬出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炮楼的打算。他说他在这住了一辈子,和周围邻居的感情也都十分深厚,他想把这座炮楼改建成一个活动室,没事就召集邻居在活动室里喝喝茶,聊聊天,回忆回忆这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结语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无论走到何方,心底里总会有一个最温暖的地方,也许那地方不够大,不够豪华,甚至有些简陋,但是只要回到那里,我们总会感觉到最真实的温暖和幸福,这个地方,我们通常称之为家。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眷恋,无论沧海桑田,日月变迁,我们都会循着幼年时的足迹,用一生的时间回到那里。
就像本文中写的那样,经历了五十年的时光,孙家和他们的炮楼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论以后孙家人处在天南海北,他们都会记得那个破旧却坚不可摧,让人无比心安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