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它以口头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数是古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概括,同时给后人带来很多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根在内家富贵,阳到墙家败亡”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根在内家富贵,阳到墙家败亡”这句俗语咋听起来好像很难理解,简直不知道究竟说的是什么?俗语就这样,语句太简化。这句话实则是以前农村修房盖屋建设中所留下的一句俗语。
“根在内家富贵”
这句话中的“根”指的是树的根部,“内”指的是宅院,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宅院外、宅院内。大家知道,在以前农村盖房主体用砖或坯砌起来,上面以木结构为主。在房顶的支撑中,下面要用一架横梁做支撑,这架横梁是一颗粗大的树身,树有根部有头部,是有大小头之分的,大头为树的根部,小头为树的头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盖房所用的梁,一定要把根部向着宅院内放置,而不能把树的尖部朝向院内,这是为什么呢?
以前人们都很迷信,而且都相信“五行生克”,认为五行生克关乎着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五行生克就是说金木水火土的相互作用。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是,东西南北中在五行上,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间是戊己土。大梁树是木,宅院内属土,木要有土才能活,因此,房上大梁树的根部要朝向土,不能把树的梢部反过来栽在土里。象征意义就是树木是活的,家中才有生机,以后家业也才会兴旺发达。所以,也就有了“根在内家富贵”的说法。
纵观以前的房屋建设中,也都是把大梁的根部朝向院内而不是根部朝外,这也是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俗信。从科学的角度考虑,处于以前的的房屋也不是没有道理,以前的农村盖房多以坐北向南的房子,以前房子的梁头又多数露在外面,如果下雨很容易被雨水淋湿,梁头细的一头很快就会风干,而粗的一头根部由于面积大,雨水打湿后干的也慢,所以,要把梁大的一头朝向阳处,以免木头潮湿时间长了,而糟掉有危险。
“阳到墙家败亡”
这句话的“阳”指的是阳光,这里的墙是指屋里的后墙,意思就是说阳光不能射到后墙,否则,家庭就会破败。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是古代人的迷信所至,古代的人都很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认为,如果屋内有阳光照射进来,屋里所供奉的神灵就会跑掉,家中就不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因此,也就有了“阳到墙家败亡”的说法。
实际上,屋里多一点阳光才更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现在的人才以宽大的窗户和门口而替代以前的小窗口小门口,有的甚至前面全部采用全玻璃封闭,为的就是有利于阳光照射进来,让屋内更明亮和充满生机。
“根在内家富贵,阳到墙家败亡”这句俗语,处于以前人们的思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处于发展中的今天,显然已不适用,一个家富贵与败亡和自己的奋斗努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毕竟现在的人已不迷信,在建设房屋上也很少用木梁,整体都成了很科学的水泥结构。因此,我们对待俗语要以时看事。不知大家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