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家住新高苑4期的一对80多岁老夫妻向帮忙君求助,家中外墙开裂、内墙脱皮、地板浸水、全屋发霉!采访中,卞老伯和朱阿婆声泪俱下:
阿拉一辈子省吃俭用置换房屋,本打算装修一新安度晚年。可万万没想到……
帮忙君在调查中发现,小区内有着类似境遇的居民还有三十户。而多年来,小区内竟有数十套房屋业主身份无法确定,这直接导致业委会无法成立,维修资金始终无法动用。在房屋已过维保期的现实状况下,房屋修缮成了“久拖不决”的大难题。
刷三层防水
还是墙壁裂房子漏
新高苑4期有居民837户,2014年6月陆续交付使用。两年前,卞老伯和朱阿婆置换房屋搬进小区。在当年雨季前装修时,已发现卧室东山墙严重渗漏。报修物业得知,小区三十多户人家都存在同样问题,维修事项已报送开发商和相关部门,但如何处置仍需共同研究,没有时间表。
但装修的事确实等不起,无奈之下,老夫妻俩只能硬着头皮,让工人刷了三层防水,把卧室都当成卫生间装修。可即便如此,仍是“墙裂房漏”。
帮忙君来到现场后发现:
■ 多幢住宅楼的外墙涂料已开裂、鼓起。
■ 尤其是23号楼的东山墙满墙都是褶皱,旧患处修补痕迹明显,新裂痕清晰可见。
■ 卞老伯和朱阿婆住在23号楼8楼,连日来虽多是晴天,但8楼以上外墙渗漏潮湿的痕迹依旧明显。
多幢住宅楼的外墙涂料已开裂鼓起
满屋都发霉
电插座泡汤冒火花
卞老伯和朱阿婆告诉帮忙君,由于内墙渗水,家中几乎“全屋发霉”,衣橱更是成了“重灾区”。说着说着,两位老人不禁掉下眼泪:
阿拉把衣服从这个橱搬到那个橱,棉被从这里抱到那里,但还是发霉。每趟洗洗晒晒,把衣被摊在床上吹空调,都要忙上个把月,阿拉两把老骨头实在是吃不消了!
家中几乎“全屋发霉”,衣橱成了“重灾区”
朱阿婆说,后来他们叫来装修师傅检查,锯开衣橱底板才发现,刨花板饰面竟然像钟乳石那样在滴水。
师傅对阿拉讲,“外墙渗漏后,水沿着墙面墙角往下流,全部积在地板下面。之后又在衣橱底板上形成水汽,凝结成水滴。这种情况下,整个房间不发霉才怪!”
刨花板饰面像钟乳石那样在滴水
帮忙君看到老人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唯独卧室的东山墙内墙涂料已成片起鼓剥落,斑驳不堪。轻轻用手碰擦,墙面粉尘像粉笔灰似的掉落。更让人担忧的是,湿漉漉的墙面里还埋有电线插座,卞老伯讲:
使用插座充电时已出现电火花迸射,现在碰都不敢碰了!
卧室的东山墙内墙涂料成片起鼓剥落
帮忙君在房内见到,卧室屋顶也有明显大片水渍,想必是雨水从楼上外墙渗进地板所致。两位老人忧心忡忡:
雨季又将来临,现在这时候再不维修,又要一年“泡汤”了!
维修成难题
业委会八年没成立
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小区外墙渗漏年久失修,受影响的人家不在少数,但报修多年,至今还是苦不堪言。帮忙君先向居委会、物业公司了解情况,得到的回复是:
■ 物业公司在小区维保期满5年时,向开发商报备过一份维修清单。当时商定小区成立业委会后,再统一维修收尾移交。
■ 这些年,物业公司已陆续解决了几幢居民楼屋顶渗漏的问题。但维修外墙需要高空作业,不仅有一定的施工技术要求,而且花费不菲。
■ 小区没有业委会,维修资金动不了,只能等相关部门和开发商共同拿出措施和办法。目前,小区所属的高东镇多个部门已在关注此事,正想方设法解决难题。
那么,小区交付已近八年,为何业委会至今没有成立?帮忙君从高东镇房办了解到,小区属于动迁安置房。建设单位新市镇开发有限公司至今仍无法锁定其中数十套业主的明确身份,无法移交完整的业主清册,导致业委会无法成立。
房办正对相关情况积极梳理、加快推进,年内一定能提交成立业委会的计划。目前,小区外墙已超过5年维保期,面对30套亟待维修的房屋,相关部门一直在主动协调。
在帮忙君介入后,高东镇房办、居委会、物业公司又与开发建设方再次协商,会上达成一致,决定尽快分批解决居民房屋渗漏水问题。截至发稿前,卞老伯打来电话表示:
已经收到居委会通知,最快本月开发建设方就将修缮外墙。
相关各方是否能“言出必行”?困扰居民多年的急难愁是否能“迎刃而解”?帮忙君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王军
图片 | 王军
编辑 | 顾玥 钱俊毅 姚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