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网 - 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开鲁县:核酸检测不松懈 筑牢防疫“安全墙”
K.biz | 商业搜索

开鲁县:核酸检测不松懈 筑牢防疫“安全墙”

信息来源:zoqoo.com   时间: 2024-01-19  浏览次数:17

  本报记者 邵南 通讯员 刘源丰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是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落实“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当前疫情严峻复杂形势,连日来,开鲁县持续加强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在疫情应对与处置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在老三中核酸采样点室外等候区内,等待核酸采样的群众佩戴着口罩,间隔一米有序进场,采样点内工作忙碌而又有序。采样点负责人孙秀芳正在分流疏导待采人群、指导大家提前填写核酸检测预登记码,以便提升检测速度。在她身后的采集室里,工作人员正全副武装地进行信息登记和样本采集工作。防护服、手套、N95口罩、防护面罩等防护物资都是一次性的,脱下不可再次使用,因此这一身“装备”,工作人员一穿就是三四个小时。

  “老三中核酸检测点,每天约十二三人在这儿工作。每天只要穿上防护服,就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每天的工作量大约是六七百人左右。从2月23日开始,我们一直都没有休息,大家克服了自己生活的困难,都是积极工作。”开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孙秀芳告诉记者。

  针对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居家隔离人员,开鲁县专门抽调了230名医护人员分成13个小组,入户进行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曹淑颖和她的搭档今天负责工农社区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任务,电话联系被采集人员、酒精消毒、核对身份信息、咽拭子采集......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今天我们采的这户人家是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正在居家隔离,所以我们要入户上门儿采样。”开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小组成员曹淑颖说,今天她们一共要采集6个小区26人的核酸检测样本。

  除了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采样,开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承担着火车站卡点返乡人员及北体育馆核酸采样点的核酸采样工作。开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唐莉莉告诉记者,北体核酸采样点每天上午为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每周四要为重点人群进行核酸采样,同时承担临时性核酸采样任务。自去年八月份启动以来,北体核酸采样点累计采样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最近半个月完成了近2万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

  “上周日,我们接到上级通知,要求一天半时间内完成辖区内重点人群采样工作,我们采样8849人次,圆满完成了采样、送样工作。3月13日下午,我们接到上级指令后派7个采样小组进驻北体采样点,在3个小时内完成了教育系统3400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唐莉莉介绍道。

  核酸采样任务繁重,核酸检测工作同样也不轻松。高风险性是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环境的最大特点,由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需要直接接触被检测人群的采样标本,检测人员每天都要按照三级安全防护标准,“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工作。高强度的工作量,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汗流浃背。为了能节省防护物资,他们饭不敢多吃、水不敢多喝,每个人都克服困难,连续加班加点,必保完成每天的检测任务。

  “开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承担了全县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和重要环境、场所的核酸检测任务。近半个月来,我们检测的样本量是7万人次左右,包括环境、食品。我们实验室一共是七名检测人员、两名辅助人员,这些人员三班倒,承受着防护服的厚重和实验室噪音的双重压力。有时饭顾不上吃、水不敢多喝,就怕影响检测效率。”开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股股长隋海迪对记者说。

  在这场与时间和病毒的赛跑中,开鲁县的核酸采样和检测人员不辞劳苦,奔赴各个“战场”,以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术有序开展检测工作,坚守岗位毫无怨言。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保证了全县核酸检测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也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开鲁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福君告诉记者,开鲁县目前有4家医疗机构建有PCR实验室,能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日最大承载量能达到8万余人。加上与我县合作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一天即可完成全县31万人的检测任务。

  “我们在主城区建立了91个采样点,成立了182人的采样梯队,按照每小时150人检测的话,一天即可完成主城区7.8万常驻人口的检测任务。在乡镇我们设立了247个采样点,组建了594人的梯队,完全能够一天内全部完成采样任务。”张福君说。

  编 辑:任志鸿

  校 对:郝春映

  审 核:王彦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