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街”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曾经是一处“建设规划落后、房屋建设陈旧、基础设施欠缺”的老旧街巷。


历时三年,江宁区结合丹阳新市镇和老镇景观风貌区建设,着力打造以皖南建筑风格为形,以边贸城镇的经济形态为魂,以悠闲宜居的生活品质和传统文化意味深厚为延续的“明清街”特色商业“街市”。

马头墙、门楼、格窗、飞檐、高墙小窗、青砖黛瓦,延续明清街遗存的街巷肌理风格,将徽派建筑、巷道铺装、围墙、景观亮化等融为一体,采用传统的老街区景观空间格局,形成核心的集散广场以及幽静舒适的巷道。漫步在这里,记者有种来到了夫子庙的既视感。


街道依托小丹阳明清街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底蕴和景观优势,对沿街特色商铺和牌楼帆旗等进行特色定制,在特色街区创建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传统、艺术、商务、时尚等要素的融合。


街区改造的同时,江宁区城管坚持占道经营整治、店招牌匾整治、乱停乱放整治“三个整治”到位,横溪街道城管部门通过经常性执法、“四清扫”“路长制”等方法强化明清街的日常管理,巩固明清街整治成果。


今年,江宁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江宁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工作要求,根据特色街巷项目总体设计,按照不同区域和类型坚持分类改善的原则,计划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精细化管理整治工作。同时,从“标本兼治,合理有序,凸显成效”出发,以精细化整治为主要手段,江宁区将按照计划打造桂圆南路、秣陵集镇老街等6条特色街巷,目前已完成4条打造计划。
本台记者周全供稿。责任编辑周全、丁雯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