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疫情防控压力犹存,梅州市人民医院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建设好发热门诊,设置合理规范的功能分区和流程,配备必要的设备,日均可以服务的发热患者达到700人次左右,强化发热门诊“哨点”作用,筑牢秋冬疫情“防控墙”。
上午,记者来到梅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前来看病的市民自觉扫粤康码,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间隔一米排队,玻璃单间内的医护人员询问症状、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等……这是市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海关通关式”预检分诊模式,筛查发热患者并通过独立通道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

就诊市民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去过外地,所以粤康码也是绿色,工作人员有仔细问我最近14天的身体情况,我跟她们说最近两天感觉有点低烧,自己不放心,所以过来看,工作人员就引导我到这边来。

医院的发热门诊设在独立区域,功能区规范设置,实现一站式闭环管理。医院用足用好省财政安排的850万元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补助资金,逐步完善发热门诊。

梅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刘秀云介绍称,增加了诊室,留观室,增加了一批呼吸机,除颤仪等一批抢救设施设备;我们的服务能力已经提升了2到3倍,使我们每日可以服务的发热患者达到700人次左右。
专项资金的投入使医院发热门诊功能更加完善,诊疗环境更加安全,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此外,医院实行全天候、全覆盖、多层级、标准化的预检分诊,严格落实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制、首诊负责制,强化病例排查,不漏诊一个可疑患者,无1例发生交叉感染,有效筑牢秋冬疫情“防控墙”。
联播记者?/ 李剑龙 刘振?
通讯员 / 陈峻宏 杨文伟 实习 / 曾骆
图文编辑?/?李翠萍?审核 / 刘英梅、刘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