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和好友187,踏上徽州之旅。
5日,所见所感,先题“长涧磅池闻徽困,衣冠简朴古风存。”后于今更为“屯溪宏村黟间走,青瓦白墙恋徽州。”借李志辉曲头,搦为一句,与蜂窝诸君共勉,不甚淋漓!
——何选徽州?华夏文明,商殷陨洒。
房屋建梁,阡陌弥华。
其中之大观门类,千姿百态,斑椛陆离,又最美一个水乡。
水乡的门类也很多,江南姑苏伽蓝听雨是一种,於越富饶鱼米之乡是一种,而朴学淡雅停泊入墨的徽文化也是一种。
而其中之第三者,钟灵毓秀,浑然天成。
很久很久,对粉墙黑瓦,斑驳青苔,流水潺潺入无境,慢曲塘荷叶连天的徽州就有着无比的向往。
那个时候哪懂什么徽州,只是看了些书画,略通小性,不成气候。
现在明白,原本的徽州,如今已经被行政规划分割,变成徽文化分布于两省份各自四散为家: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
然而徽州文化至今繁衍流传,不仅仅是外在美,更是内在的传神流达寄世,通过徽剧、篆刻、版画等慢慢流传。
于是,没想太多,只是带着些许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的皮毛学浅,拿着个手机便上了路。
村子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也确实如蛛网般凌乱,可我们却无心查看地图,四处穿梭全看心情。
就这样逡逡巡巡间,通过一处“初极狭,才通人”的小巷,我们竟来到了宏村一大风景的月沼。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牛胃”,老百姓称“牛小肚”。
这座明永乐间建成的小池塘,本身只是作为防火以及饮用洗涤炊事取水而用,现在却成为了宏村的最美风景。
半月状的造型,水虽不深却倒影清晰,赤色绯红的灯笼,泼墨倾城的屋舍,蓝底白调的天空无不倒影在不大却回色澄澈的水面上,随着水波飘动,大气绝伦。
月沼,确确实实是个惊艳的存在。
大概可以稍作改变,这样描述“惊动天边羽衣曲,又破仙人舞霓裳。
古檐不等客相问,绯然凌霄花自开。
村子里散落了各个客栈,都是原住民改造而成,供游人下榻的风情旅社。
而主人们也从此跟上了现代的脚步,过起了村口门前忙接引,柴米调味陪笑颜的生活。
猫哪儿知道那些事儿。
它们只是负责在人逐渐变多,变得拥挤的村落中,再找个僻静之地,然后憨憨入睡罢了。
从东边出村,就来到了南湖,在此之前向东远望,可以看到大片的香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