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文章,欢迎个人)
孩子本应是天真无虑的,但是很多孩子小小的心灵却充满了恐惧自卑,这是为什么呢?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惹的祸。
孩子“心声墙”满是“废物”“窝囊”,妈妈愧疚不已
浩浩是个内向懂事的孩子,少了些男孩子的调皮捣蛋。但邻居却经常能听到浩浩妈打骂浩浩:
“你这么那么笨,这都做不好!”“整天坐在家里,看见什么都往我身后躲,窝囊废一个!”“整天死气沉沉,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
邻居劝浩浩妈,每个孩子都不同,浩浩乖巧懂事,做什么都很有耐心,从来不淘气惹事,这样的孩子多省心,可浩浩妈嗤之以鼻:“一点男孩子的样子都没有,窝囊废一个,看见他就一肚子的火。”
浩浩面对妈妈的打骂总是默默低下头,忍着眼泪,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这天,浩浩妈像往常一样为儿子打扫房间,却无意碰掉了浩浩墙上的海报,海报遮挡的墙壁露了出来,浩浩妈一眼扫过去,瞬间愣在了当地,只觉得浑身冰凉。
墙上有让人窒息的可怕文字:
我就是个窝囊废,留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让妈妈生气;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离开吧,妈妈看不见我才高兴;妈妈说得对,我是废物;妈妈,你能不能不打我不骂我……
浩浩妈看着这些字,只觉得心惊胆战,万一孩子做出了傻事怎么办?
浩浩妈不敢想了,发疯似地冲向了幼儿园,看见浩浩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上课,这才松了口气。她不敢离开,就这么站在教室外等到浩浩放学,看着孩子坐在教室的模样,愧疚充满心头,想起孩子写在墙上的文字,不由得后悔泪目。
家长的失望、否定甚至打骂,这种高压政策会毁掉孩子
一:家长的打骂只会让孩子加重心理负担
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有了自尊心,家长的打骂会让孩子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错,这样的心理压力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抬不起头,对父母也会产生惧怕心理。
曾有新闻报道,一对家长在大庭广众之下扇孩子耳光,同学们也因为这个嘲笑她,最后年仅6岁的孩子被检查出神经性头痛,医生解释,这是心理压力太大导致的,家长看到孩子被头痛折磨的痛苦表情,后悔也晚了。
二:家长的打骂有可能让孩子做出偏激的举动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肆无忌惮的打骂和斥责只会让孩子觉的生活一片黑暗,连最亲的父母都对自己这么狠,那继续留在家里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家庭让孩子觉得冰冷和恐惧,孩子就会找机会逃离,一旦孩子走了,不回来了,甚至选择轻生,家长们该怎么办?一辈子的愧疚和不安该怎么排解?
三:家长别用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贴“标签”
家长总希望孩子符合自己的要求和想象,可每个孩子都有差别,比如性格、爱好等,既然这些家长们无法决定,那就用欣赏的眼光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内向的孩子专注力和自制力较好;对小众领域感兴趣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家长们如果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只会埋没孩子的天赋,最后孩子既达不到家长的标准,也丧失了自己的斗志。
家长们,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需要你的保护,身体受伤有痊愈的那天,心理一旦受伤,想要痊愈就难了。